連城訣 - 第1章

金庸

書名:連城訣

作者:金庸


金庸作品集「三聯版」序

我在小學時就愛讀課外書。低年級時看《兒童畫報》、《小朋友》、《小學生》,後來看內容豐富的「小朋友文庫」,再似懂非懂地閱讀各種各樣章回小說。到五六年級時,就開始看新文藝作品了。到現在,我還是喜愛古典文學作品多於近代或當代的新文學。那是個性使然。有很多朋友,就只喜歡新文學,不愛古典文學。

現代知識當然必須從當代的書報中去尋求。小學時代我得益最多、記憶最深的,是我爸爸和哥哥所購置的鄒韜奮先生所撰的《萍蹤寄語》、《萍蹤憶語》等世界各地旅行記,以及他所主編的《生活周報》(新的和舊的)。在童年時代,我已深受鄒先生和生活書店之惠。生活書店是三聯書店的主要組成部分,十多年前,香港三聯書店就和我簽了合同,準備在中國大陸地區出版我的小說,後因事未果。這次重行籌劃,由三聯書店獨家出版中國大陸地區的簡體字本,我不但感到欣慰,回憶昔日,心中充滿了溫馨之意。

撰寫這套總數三十六冊的《作品集》,是從一九五五年到七二年,前後約十三、四年,包括十二部長篇小說,兩篇中篇小說,一篇短篇小說,一篇歷史人物評傳,以及若干篇歷史考據文字。出版的過程很奇怪,不論在香港、台灣、海外地區,還是中國大陸,都是先出各種各樣翻版盜印本,然後再出版經我校訂、授權的正版本。在中國大陸,在這次「三聯版」出版之前,只有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一家,是經我授權而出版了《書劍恩仇錄》。他們校印認真,依足合同支付版稅。我依足法例繳付所得稅,餘數捐給了幾家文化機構及支助圍棋活動。這是一個愉快的經驗。除此之外,完全是未經授權的。

不付版稅,還在其次。許多版本粗製濫造,錯訛百出。還有人借用「金庸」之名,撰寫及出版武俠小說。寫得好的,我不敢掠美;至於充滿無聊打鬥、色情描寫之作,可不免令人不快了。也有些出版社翻印香港、台灣其他作家的作品而用我筆名出版發行。我收到過無數讀者的來信揭露,大表憤慨。相信「三聯版」普遍發行之後,可以制止這種種不講道義的行為。俠義小說的主旨是要講是非、講道義,可不能太過份吧。

有些翻版本中,還說我和古龍、倪匡合出了一個上聯「冰比冰水冰」征對,真正是大開玩笑了。漢語的對聯有一定規律,上聯的末一字通常是仄聲,以便下聯以平聲結尾,但「冰」字屬蒸韻,是平聲。我們不會出這樣的上聯征對。大陸地區有許許多多讀者寄了下聯給我,大家浪費時間心力。

為了使得讀者易於分辨,我把我十四部長、中篇小說書名的第一個字湊成一副對聯:「飛雪連天射白鹿,笑書神俠倚碧鴛」。我寫第一部小說時,根本不知道會不會再寫第二部;寫第二部時,也完全沒有想到第三部小說會用什麼題材,更加不知道會用什麼書名。所以這副對聯當然說不上工整,「飛雪」不能對「笑書」,「白」與「碧」都是仄聲。但如出一個上聯征對,用字完全自由,總會選幾個比較有意義而合規律的字。

有不少讀者來信提出一個同樣的問題:「你所寫的小說之中,你認為哪一部最好?最喜歡哪一部?」這個問題答不了。我在創作這些小說時有一個願望:「不要重複已經寫過的人物、情節、感情,甚至是細節。」限於才能,這願望不見得能達到,然而總是朝着這方向努力,大致來說,這十五部小說是各不相同的,分別注入了我當時的感情和思想,主要是感情。我喜愛每部小說中的正面人物,為了他們的遭遇而快樂或悲傷,有時會非常悲傷。至於寫作技巧,後期比較有些進步。但技巧並非最重要,所重視的是個性和感情。

這些小說在香港、台灣都曾拍攝為電影和電視連續集,有的還拍了三、四個不同版本,此外有話劇、京劇、粵劇等。跟着來的是第二個問題:「你認為哪一部電影或電視劇改編演出得最成功?劇中的男女主角哪一個最符合原著中的人物?」電影和電視的表現形式和小說根本不同,很難拿來比較。電視的篇幅長,較易發揮;電影則受到更大限制。再者,閱讀小說有一個作者和讀者共同使人物形象化的過程,許多人讀同一部小說,腦中所出現的男女主角卻未必相同,因為在書中的文字之外,又加入了讀者自己的經歷、個性、情感和喜憎。你會在心中把書中的男女主角和自己的情人融而為一,而別人的情人肯定和你的不同。電影和電視卻把人物的形象固定了,觀眾沒有自由想像的餘地。

武俠小說繼承中國古典小說的長期傳統。中國最早的武俠小說,應該是唐人傳奇中的《虬髯客傳》、《紅線》、《聶隱娘》、《崑崙奴》等精彩的文學作品。其後是《水滸傳》、《三俠五義》、《兒女英雄傳》等等。現代比較認真的武俠小說,更加重視正義、氣節、捨己為人、鋤強扶弱、民族精神、中國傳統的倫理觀念。讀者不必過份推究其中某些誇張的武功描寫,有些事實上不可能,只不過是中國武俠小說的傳統。聶隱娘縮小身體潛入別人的肚腸,然後從他口中躍出,誰也不會相信是真事,然而聶隱娘的故事,千餘年來一直為人所喜愛。

我初期所寫的小說,漢人皇朝的正統觀念很強。到了後期,中華民族各族一視同仁的觀念成為基調,那是我的歷史觀比較有了些進步之故。這在《天龍八部》、《白馬嘯西風》、《鹿鼎記》中特別明顯。韋小寶的父親可能是漢、滿、蒙、回、藏任何一族之人。即使在第一部小說《書劍恩仇錄》中,主角陳家洛後來也皈依於回教。每一個種族、每一門宗教、某一項職業中都有好人壞人。有壞的皇帝,也有好皇帝;有很壞的大官,也有真正愛護百姓的好官。書中漢人、滿人、契丹人、蒙古人、西藏人……都有好人壞人。和尚、道士、喇嘛、書生、武士之中,也有各種各樣的個性和品格。有些讀者喜歡把人一分為二,好壞分明,同時由個體推論到整個群體,那決不是作者的本意。

歷史上的事件和人物,要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看。宋遼之際、元明之際,明清之際,漢族和契丹、蒙古、滿族等民族有激烈鬥爭;蒙古、滿人利用宗教作為政治工具。小說所想描述的,是當時人的觀念和心態,不能用後世或現代人的觀念去衡量。我寫小說,旨在刻畫個性,抒寫人性中的喜愁悲歡。小說並不影射什麼,如果有所斥責,那是人性中卑污陰暗的品質。政治觀點、社會上的流行理念時時變遷,人性卻變動極少。

小說寫成後曾有過不少改動和增刪,但失誤和不足之處不免仍舊很多。我把每一位讀者都當是朋友。朋友們的指教自然永遠是歡迎的。

一九九四年一月



鄉下人進城

托!托托托!托!托托!

兩柄木劍揮舞交斗,相互撞擊,發出托托之聲,有時相隔良久而無聲息,有時撞擊之聲密如聯珠,連綿不絕。

那是在湘西沅陵南郊的麻溪鋪鄉下,三間小小瓦屋之前,曬穀場上,一對青年男女手持木劍,正在比試。

屋前矮凳上坐着一個老頭兒,嘴裡咬着一根短短的旱煙袋,手中正在打草鞋,偶爾抬起頭來,向這對青年男女瞧上一眼,嘴角邊微微含笑,意示嘉許。淡淡陽光穿過他口中噴出來的一縷縷青煙,照在他滿頭白髮、滿臉皺紋之上,但他向吞吐伸縮的兩柄木劍瞥上一眼之時,眼中神光炯然,凜凜有威,看來他年紀其實也並不很老,似乎五十歲也還不到。

那少女十七八歲年紀,圓圓的臉蛋,一雙大眼黑溜溜地,這時累得額頭見汗,左頰上一條汗水流了下來,直流到頸中。她伸左手衣袖擦了擦,臉上紅得像屋檐下掛着的一串串的紅辣椒。那青年比她大着兩三歲,長身黝黑,顴骨微高,粗手大腳,那是湘西鄉下常見的莊稼少年漢子,手中一柄木劍倒使得頗為靈動。

突然間那青年手中木劍自左上方斜劈向下,跟着向後挺劍刺出,更不回頭。那少女低頭避過,木劍連刺,來勢勁急。那青年退了兩步,木劍大開大闔,一聲吆喝,橫削三劍。那少女抵擋不住,突然收劍站住,竟不招架,嬌嗔道:「算你厲害,成不成?把我砍死了罷!」

那青年沒料到她竟會突然收劍不架。這第三劍眼見便要削上她腰間,一驚之下,急忙收招,只是去勢太強,噗的一聲,劍身竟打中了自己左手手背,「啊喲」一聲,叫了出來。那少女拍手叫好,笑道:「羞也不羞?你手中拿的若是真劍,這隻手還在嗎?」

那青年一張黑臉黑里泛紅,說道:「我怕削到你身上,這才不小心碰到自己。若是真的拚斗,人家肯讓你麼?師父,你倒評評這個理看。」說到最後這句話時,面向老者。

那老者提着半截草鞋,站起身來,說道:「你兩個先前五十幾招拆得還可以,後面這幾招,可簡直不成話了。」從少女手中接過木劍,揮劍作斜劈勢,說道:「這一招『哥翁喊上來』,跟着一招『是橫不敢過』,那就應當橫削,不可直刺。阿芳,你這兩招是『忽聽噴驚風,連山若布逃』,劍勢該像一疋布那樣逃了開去。阿雲這兩招『落泥招大姐,馬命風小小』倒使得不錯。不過招法既然叫做『風小小』,你出力的使劍,那就不對了。咱們這一套劍法,是武林中大大有名的『躺屍劍法』,每一招出去,都要敵人躺下成為一具死屍。自己人比劃餵招雖不能這麼當真,但『躺屍』二字,總是要時時刻刻記在心裡的。」

那少女道:「爹,咱們的劍法很好,可是這名字實在不大……不大好聽,躺屍劍法,聽着就叫人害怕。」

那老者道:「聽着叫人害怕,那才威風哪。敵人還沒動手,先就心驚膽戰,便已輸了三分。」他手持木劍,將適才這六招重新演了一遍。只見他劍招凝重,轉重進退,俱是狠辣異常,那一雙青年男女瞧得心下佩服,拍起手來。那老者將木劍還給少女,說道:「你兩個再練一遍。阿芳別鬧着玩,剛才師哥若不是讓你,你小命兒還在麼?」

那少女伸了伸舌頭,突然間一劍刺出,迅捷之極。那青年不及防備,急忙回劍招架,但被那少女占了機先,連連搶攻,那青年一時之間竟沒法扳回。眼見敗局已成,忽然東北角上馬蹄聲響,一乘馬快奔而來。

那青年回頭道:「是誰來啦?」那少女喝道:「打敗了,別賴皮!誰來了跟你有甚相干?」刷刷刷又是連攻三劍。那青年奮力抵擋,怒道:「你道我怕了你不成?」那少女笑道:「你嘴上不怕心裡怕。」左刺一劍,右刺一劍,兩招去勢極是靈動。

其時馬上乘客已勒住了馬,大聲叫道:「『天花落不盡,處處鳥銜飛!』妙啊!」

那少女「咦」的一聲,向後跳開。向那乘客打量,只見他約莫二十三四歲年紀,服飾考究,是城裡有錢人家子弟的打扮,不禁臉上一紅,輕聲道:「爹,他……他怎麼知道?」

那老者聽得馬上乘客說出女兒這兩招劍法的名稱,心下也感詫異,正待相詢。那乘客已滾鞍下馬,上前抱拳說道:「請問老丈,麻溪鋪有一位劍術名家,『鐵鎖橫江』戚長發戚老爺子,他住在哪裡?」那老者道:「我便是戚長發。什麼『劍術名家』,那可是萬萬不敢當了。大爺尋我作甚?」

那青年壯士拜倒在地,說道:「晚輩卜垣,跟戚師叔磕頭。晚輩奉家師之命,特來叩見。」戚長發道:「不敢當,不敢當!」伸手扶起,雙臂微運內勁。卜垣只感半身酸麻,臉上一紅,道:「戚師叔考較晚輩起來啦,一見面便叫晚輩出醜。」

戚長發笑道:「你內功還差點兒,你是萬師哥的第幾弟子?」卜垣臉上又是一紅,道:「晚輩是師父第五個不成材的弟子。師父他老人家日常稱道戚師叔內功深厚,怎麼拿晚輩餵起招來啦!」戚長發哈哈大笑,道:「萬師哥好?我們老兄弟十幾年不見啦。」卜垣道:「托你老人家福,師父安好。這兩位師哥師姊。是你老人家高足罷?劍法真高!」

戚長發招招手。道:「阿芳,阿芳,過來見過卜師哥,這是我的光杆兒徒弟狄雲,這是我的光杆兒女兒阿芳。嘿,鄉下姑娘,便這麼不大方,都是自己一家人,怕什麼丑了?」

戚芳躲在狄雲背後,也不見禮。只點頭笑了笑。狄雲道:「卜師兄,你練的劍法跟我們的都是一路,是嗎?不然怎麼一見便認出了師妹劍招。」

戚長發「呸」的一聲,在地下吐了口痰,說道:「你師父跟他師父同門學藝,學的自然是一路劍法了,那還用問?」

卜垣打開馬鞍旁的布囊,取出一個包袱,雙手奉上,說道:「戚師叔,師父說一點兒薄禮,請師叔賞面收下。」戚長發謝了一聲,便叫女兒收了。

戚芳拿到房中,打開包袱,見是一件錦緞面羊皮袍子,一隻漢玉腕鐲,一頂氈帽,一件黑呢馬褂。戚芳捧了出來,笑嘻嘻的叫道:「爹,爹,你從來沒穿過這麼漂亮的衣衫,穿了起來,哪還像個莊稼人?這可不是發了財、做了官麼?」

戚長發一看,也不禁怔住了,隔了好一會,才忸忸怩怩的道:「萬師哥……這個……嘿嘿,真是的……」

狄雲到前村去打了三斤白酒。戚芳殺了一隻肥雞,摘了園中的大白菜和空心菜,滿滿煮了一大盤,另有一大碗紅辣椒浸在鹽水之中。四人團團一桌,坐着吃飯。

席上戚長發問起來意。卜垣說道:「師父說跟師叔十多年不見,好生記掛,早就想到湖南來探訪,只是師父他老人家每日裡要練『連城劍法』,沒法走動……」戚長發正端起酒碗放在唇邊,將剛喝進嘴的一口酒吐回碗裡,忙問:「什麼?你師父在練『連城劍法』?」卜垣神情很是得意,道:「上個月初五,師父已把『連城劍法』練成了。」

戚長發更是一驚,將酒碗重重往桌上一放,小半碗酒都潑了出來,濺得桌上和胸前衣襟都是酒水。他呆了一陣,突然哈哈大笑,伸手在卜垣的肩頭重重一拍,說道:「他媽的,好小子,你師父從小就愛吹牛。這『連城劍法』連你師祖都沒練成,你師父的玩藝兒又不見得如何高明,別來騙你師叔啦,喝酒,喝酒……」說着仰脖子把半碗白酒都喝乾了,左手抓了一隻紅辣椒,大嚼起來。

卜垣臉上卻沒絲毫笑意,說道:「師父知道師叔定是不信,下月十六,是師父他老人家五十歲壽辰,請師叔帶同師弟師妹,同去荊州喝杯水酒,師父命晚輩專誠前來相邀,無論如何要請師叔光臨。師父說道,他的『連城劍法』只怕還有練得不到之處,要跟師叔一起來琢磨琢磨,師父常說師叔劍法了得,我們師兄弟如得師叔指點幾招,大伙兒一定大有進益。」

戚長發道:「你那二師叔言達平,已去請過了麼?」卜垣道:「言二師叔行蹤無定,師父曾派二師哥、三師哥、四師哥三位,分別到河朔、江南、雲貴三處尋訪,都說找不到。戚師叔可曾聽到言二師叔的訊息麼?」

戚長發嘆了口氣,說道:「我們師兄弟三人之中,二師哥武功最強,若說是他練成了『連城劍法』,我倒還有三分相信。你師父嘛,嘿嘿,我不信,我不信!」

他左手抓住酒壺,滿滿倒了一碗酒,右手拿着酒碗,卻不便喝,忽然大聲道:「好!下月十六。我准到荊州,給你師父拜壽,倒要瞧瞧他的『連城劍法』是怎麼練成的。」

他將酒碗重重在桌上一頓,又是半碗酒潑了出來,濺得桌上、衣襟上都是酒水。

「爹爹,你把大黃拿去賣了,來年咱們耕田怎麼算啊?」

「來年到來年再說,哪管得這許多?」

「爹爹,咱們在這兒不是好好的麼?到荊州去幹什麼?什麼萬師伯做生日,賣了大黃做盤纏,我說犯不着。」

「爹爹答應了卜垣的,一定得去。大丈夫一言既出,怎能反悔?帶了你和阿雲到大地方見見世面,別一輩子做鄉下人。」

「做鄉下人有甚麼不好?我不要見甚麼世面。大黃是我從小養大的。我帶着它去吃草,帶着它回家。爹爹,你瞧瞧大黃在流眼淚,它不肯去。」

「傻姑娘!牛是畜生,知道什麼?快放開手。」

「我不放手。人家買了大黃去,要宰來吃了,我不捨得。」

「不會宰的,人家買了去耕田。」

「昨天王屠戶來跟你說什麼?一定是買大黃去殺了。你騙我,你騙我。你瞧,大黃在流眼淚。大黃,大黃,我不放你去。雲哥,雲哥!快來,爹爹要賣了大黃……」

「阿芳!爹爹也捨不得大黃。可是咱們空手上人家去拜壽,那成麼?咱們三個滿身破破爛爛的,總得縫三套新衣,免得讓人家看輕了。」

「萬師伯不是送了你新衣新帽麼?穿起來挺神氣的。」

「唉,天氣這麼熱,老羊皮袍子怎麼背得上身?再說,你師伯誇口說練成了『連城劍法』,我就是不信,非得親眼去瞧瞧不可。乖孩子,快放開了手。」

「大黃,人家要宰你,你就用角撞他,自己逃回來,不!人家會追來的,你逃得遠遠的,逃到山裡……」

半個月之後,戚長髮帶同徒兒狄雲、女兒戚芳,來到了荊州。三人都穿了新衣,初來大城,土頭土腦,都有點兒心虛膽怯,手足無措。打聽「五雲手」萬震山的住處。途人說道:「萬老英雄的家還用問?那邊最大的屋子便是了。」

狄雲和戚芳一走到萬家大宅之前,瞧見那高牆朱門、掛燈結彩的氣派,心中都是暗自嘀咕。戚芳緊緊拉住了父親的衣袖。戚長發正待向門公詢問,忽見卜垣從門裡出來,心中一喜,叫道:「卜賢侄,我來啦。」

卜垣忙迎將出來,喜道:「戚師叔到了。狄師弟好,師妹好。師父正牽記着師叔呢。這幾天老是說:『戚師弟怎麼還不到?』請罷!」

戚長發等三人走進大門,鼓樂手吹起迎賓的樂曲。嗩吶突響,狄雲吃了一驚。

大廳上一個身形魁梧的老者正在和眾賓客周旋。戚長發叫道:「大師哥,我來啦!」那老者一怔,似乎認不出他,呆了一呆,這才滿臉笑容的搶將出來,呵呵笑道:「老三,你可老得很了,我幾乎不認得你啦!」

師兄弟正要拉手敘舊,忽然鼻中聞到一股奇臭,接着聽得一個破鑼似的聲音喝道:「萬震山,你十年前欠了我一文錢,今日該還了罷?」戚長發一轉頭,只見廳口一人提起一隻木桶,雙手一揚,滿桶糞水,疾向他和萬震山二人潑將過來。

戚長發眼見女兒和徒弟站在身後,自己若是側身閃避,這一桶糞水勢須兜頭潑在女兒身上,他應變奇速,雙手抓住長袍,運動一崩,拍拍拍拍一陣迅速輕響,扣子崩斷,左手抓住衣襟向外一崩,長袍已然離身,內勁貫處,一件長袍便如船帆鼓風,將潑來的糞水盡行兜在其中。他順手一送,兜滿糞水的長袍向來人疾飛過去。

那人擲出糞桶,便即躍在一旁。砰蓬,拍啦,糞桶和長袍先後着地,滿廳臭氣瀰漫。

只見那人滿腮虬髯,身形魁梧,威風凜凜的站在當地,哈哈大笑,說道:「萬震山,兄弟千里迢迢的來給你拜壽,少了禮物,送上黃金萬兩,恭喜你金玉滿堂啊!」

萬震山的八名弟子見此人如此前來搗亂,將一座燈燭輝煌的壽堂弄得污穢不堪,無不大怒。八個人一擁而上,要揪住他打個半死。

萬震山喝道:「都給我站住了。」八名弟子當即停步。二弟子周圻向那大漢破口大罵:「操你奶奶的雄,你是甚麼東西?今天是萬老爺的好日子,卻來攪局,不揍你個好的,你這王八羔子,也不知道五雲手萬家的厲害。」

萬震山已認出這虬髯漢子的來歷,說道:「我道是誰,原來是太行山呂大寨主到了。呂大寨主這幾年發了大財哪,家裡堆滿了黃金萬兩使不完,隨身還帶着這許多。」

眾賓客聽到「太行山呂大寨主」這七個字,許多人紛紛交頭接耳的議論:「原來是太行山的呂通,不知他如何跟萬老爺子結下了梁子。」「這呂通是北五省中黑道上極厲害的人物,一手六合刀六合拳,黃河南北可是大大的有名。」「善者不來,來者不善!今日有一番熱鬧瞧的了。」

呂通冷笑一聲,說道:「十年之前,我兄弟在太原府做案,暗中有人通風報信,壞了我們的買賣。那也不打緊,卻累得我兄弟呂威壞在鷹爪子手裡,死於非命。直到三年之前,才查到原來是你萬震山這狗賊幹的好事。這件事你說怎麼了結?」

萬震山道:「不錯,那是我姓萬的通風報訊,在江湖上吃飯,做沒本錢買賣,那也沒甚麼,可是你兄弟呂威強姦人家黃花閨女,連壞四條人命。這等傷天害理之事,我姓萬的遇上了可不能不管。」

眾人一聽,都大聲叫嚷起來:「這種惡事也干,不知羞恥!」「賊強盜,綁了他起來送官。」「採花大盜,竟敢到江陵府來撒野!」

呂通突然一個箭步,從庭院中竄到廳前,橫過手臂,便向楹柱上擊了過去。連擊數下,只聽得喀喇喇一響,一條碗口粗細的楹柱登時斷為兩截,屋瓦紛紛墮下,院中廳前,一片煙塵瀰漫。許多人逃出了廳外。眾人見他露了這手鐵臂功,無不凜然,均想:「若是身上給他手臂這麼橫掃一記,哪裡還有命在?」

呂通反身躍回庭院,大聲叫道:「萬震山,你當真是俠義道,就該明刀明槍的出來打抱不平,我倒服你是條好漢。為什麼偷偷的去向官府通風?又為什麼吞沒了我兄弟已經到手了的六千兩銀子?他媽的,你卑鄙無恥!有種的就來拚個死活!」

萬震山冷笑道:「呂大寨主,十年不見,你功夫果然大大長進了。只可惜似你這等人物,武功越強,害人越多。姓萬的年紀雖老,只得來領教領教。」說着緩步而出。

忽然間人叢中竄出一個粗眉大眼的少年,悄沒聲的欺近身去,雙臂一翻,已勾住呂通的兩條手臂,大聲叫道:「你弄髒了我師父的新衣服,快快賠來!」正是戚長發的弟子狄雲。

呂通雙臂一震,要將這少年震開,不料手臂給狄雲死命勾住了,無法掙脫。呂通這鐵臂功須得橫掃直擊,方能發揮威力,冷不防被他勾住了,臂上勁力使不出來。他大怒之下,右膝一舉,撞在狄雲的小腹之上,喝道:「快放手!」狄雲吃痛,臂力一松。呂通一招「風雲乍起」,掙脫了他雙臂,呼的一拳擊出,正是「六合拳」中的一招,「烏龍探海」。

狄雲急竄讓開,叫道:「我不跟你打架。我師父這件新袍子,花了三兩銀子縫的,咱們賣了大牯牛大黃,才縫了三套衣服,今兒第一次上身……」呂通怒道:「楞小子,胡說八道甚麼?」狄雲衝上三步,叫道:「你快賠來!」他是農家子弟,最是愛惜物力,眼見師父賣去心愛的大牯牛縫了三套新衣,第一次穿出來便讓人給槽蹋了,教他如何不深感痛惜?他也不理呂通跟萬震山之間有什麼江湖過節,師父這件袍子總之是非賠不可。